为深化青年理论宣讲合作,探索联学联讲新机制,4月17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我校研究生红色理论学讲团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骨干成员及指导老师参与座谈。交流活动由我校研究生红色理论学讲团副团长郭进洁主持。

座谈会伊始,我校党委学工部研工办思教科科长、学讲团指导老师王曦对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与兄弟高校共同探索新时代理论宣讲的“青年解法”。我校研究生团建工作部部长、学讲团指导老师赵红艳回顾两校理论宣讲工作的长期合作基础,强调校际联学联讲对青年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武汉理工大学研工部思政科科长、研究生讲师团指导老师张琴高度评价我校研究生红色理论学讲团在课程创新、讲师培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深化两校青年思政教育合作的愿景。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厚德团指导老师张孝恒结合双方学科特色,从理论共研、资源共享等角度对协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我校研究生红色理论学讲团团长赵羡文从“学、讲、团”三维体系出发,系统介绍学讲团建设成果。他强调,学讲团始终以“夯实理论根基、打造精品课程、强化组织保障”为路径,坚持“用青年话语,发时代新声”,培育青年学子在宣讲实践中坚定信仰、锤炼本领。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杨可娜详细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的组织架构和“理论深度、情感温度、思想高度”的宣讲理念,展现其扎根学科特色、服务思政育人的实践成效。

在示范宣讲环节,我校研究生红色理论学讲团副团长吴心旖以《胡杨的第四重生命:在新时代党旗领航下书写教育三问答案》为题,通过胡杨精神的象征意蕴,串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生动诠释新时代青年扎根祖国大地的使命担当。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讲师向钦亦以《从全国两会看中国人独有的“四个自信”》为主题,结合两会鲜活案例与历史纵深对比,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方面深入剖析中国自信的深层逻辑,彰显青年宣讲的理论深度与时代温度。


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围绕“提升宣讲感染力”“优化讲师培养体系”“创新课程形式”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深化两校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备课、资源共享、主题共研等形式,推动理论宣讲“破圈”传播,凝聚青年思想引领合力。

此次交流活动为两校理论宣讲团队搭建了互学互鉴的桥梁。未来,我校研究生红色理论学讲团将继续拓展校际合作网络,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携手探索青年思政教育新路径,以更鲜活的语言、更生动的形式传递理论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心中落地生根、绽放光芒。